推进供给侧改革 去年12月中央开始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,对"不符合国家能耗、环保、质量、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"即僵尸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。 粗钢、煤炭减产能 今年2月,国务院发文进一步明确,拟用五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-1.5亿吨;用三年至五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、减量重组5亿吨。 “僵尸企业”问题扑朔迷离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国钢材产量是55992万吨,同比增长1.1%;原煤产量是162764万吨,同比下降9.7%。钢铁和煤炭产量的一进一退,使得处置“僵尸企业”问题变得扑朔迷离。 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8省 7月6日开始,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进驻内蒙古、黑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河南、广西、云南、宁夏等8省区,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环保督察。 山东环保大检查开始行动 7月7日,山东环保大检查开始行动,镍铁生产企业再涉其中,此次检查重点在临沂地区。 钢铁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环境保护部7月25日向通报了全国钢铁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部署情况,着力发现一批、解决一批、曝光一批突出的钢铁企业环境违法问题。 江苏停产钢企超10家 相关数据统计数据称:江苏已经完全停产的钢铁企业已经超过10家,而在此次环保督查中,仅江苏、河南、内蒙古3个省受环保督查影响建筑钢材日均减产4.6万吨以上,钢坯日均减产1万吨。
>>>>环保督察下,201或能价更高
还记得7月17日,【51不锈钢】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过这样一篇文章——《中央环保督察组4天进入7省,不锈钢行业真的狼来了?》。
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天,我们发现,对不锈钢行业而言,这一次,真的是狼来了!
首先,进驻的省份中,如内蒙古、江西省、广西、江苏、河南、云南NPI月产能合计为3.25万镍吨,占比全国NPI产能比例约48%,6月份6省产量合计为1.60万镍吨,占国内NPI产量比例约47%。 这一波督察,影响远比想象的大。 诸如内蒙、山东、江苏一带,伴随着停产整改工厂的范围扩大,低镍铁和废料不仅水涨船高, 采购难度也进一步加大。 而且当中也有不少钢厂中了招,被责令整改,导致不锈钢供应量出现偏紧,并且已经涨价。 其次,多个省受环保影响的范围还在扩大,不锈钢厂停产检修家数逐渐增多,与之配套的酸洗、压延等厂家停业整改家数不断增多,部分地区甚至演变成园区整改。 第三,个别钢厂在环保督察省份无法采购低镍铁、废料等其他原料,便转而向其他省份采购,成本增加。 第四,201的主要战场,佛山的废料价格已经一举突破4000大关,废料厂家最高价格去至了4150元/吨,踏空中频炉厂家已有许多,不仅成本高,还备料不足。或将让后期的“热轧原料荒”加剧。 最后,根据已经出台的8月份的低镍铁招标价,价格普遍上行。 如太钢8月份低镍铁采购价格率先出台,确定为2350元/吨(到厂含税),环比上一轮采购价格上调100元/吨。 而一些非长协的钢厂,价格还远不止这个数,部分报价甚至报至2480元/吨(到厂现汇)。
综合目前的态势,尽管是淡季,201热轧也已经涨价,但是供应方面的收紧或还可能让201价格更高。